募资难倒逼行业洗牌 中小PE或出局
2013年的市场对于PE而言,充满了未知。
数据显示,2012年PE和VC的募资仅为2011年的一半,即300亿美元。业内大佬倪正东称,整个创投PE给中国市场投了近1万亿元人民币,上万个项目目前真正实现IPO的也就100家左右,基金给LP(有限合伙人)的回报远远不够。
全民PE的盛况之后,行业洗牌已经开始,首当其冲的就是募资环节。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注意到,一些中小型PE基金陷入了“募集基金已投完——已投项目未退出——新基金不进入——不断裁员”的恶性循环中。
2013年,PE行业将面临进一步洗牌,中小型PE机构出局的现状,而这一点,已经成为业界共识。
PE募资较2011年降34%
中国经济整体增速放缓,加上证券市场政策频出,PE通过IPO退出呈现颓势。
海外IPO退出方面,虽然YY语音成功赴美上市打破数月来寒冰,但美国金融市场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有所顾虑,加上做空机构趁机做空中概股,海外退出情况依然不乐观。
国内IPO也不乐观,800余家公司在排队等候上市。清科数据显示,今年前11月VC投资企业退出仅有240家,而去年同期540家,下降了50%;今年前11个月PE退出有171笔,其中IPO120笔,去年同期IPO占到PE退出的90%,今年只占到了70%。
而即便成功上市,PE的退出回报也大不如前两年。为此,部分PE机构已转变“首选IPO”的观念,正逐步寻求多样化的退出方式,比如并购、回购、股权转让等。
更糟糕的是,退出不理想也影响到了PE基金的募集。记者获悉,虽然很多基金完成了募资,但是完成的规模达不到预期,大基金非常少。清科数据显示,今年前11个月,VC有211只募资,但募资金额为85.19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缩水近70%;PE有323家募集成功,募集资金下降了34%。
达晨创投创始合伙人刘昼告诉记者,今年募资难有几方面原因,首先,PE暴利时代已经过去,IPO赚钱效应减弱;其次,个人LP减少;再加上个人LP门槛提高,经过市场的洗礼,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LP都变得更理性。
募资多元化
无疑,要破解PE困局首先需解决募资问题。
今年以来,监管机构进一步放开了保险公司对PE的投资。寻找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人成为众多PE首先想到的药方。因为,入股保险机构不仅可以享受保险行业带来的收益,更重要的是,也因此更容易获得保险公司的投资,解决基金募集的问题。
中金赛富执行董事、世纪方舟执行总裁吕锋对本报记者表示,他们成立了金融并购基金并打算长期持有,这只基金今年对外投资已经超过50亿元人民币,已经完成对两家保险机构和一家商业银行的并购。
把投资对象变成投资人,也是一些PE解决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。谱润投资总裁周林林对记者说,他并不对基金募集发愁,因为他所投过的企业及企业家都愿意投资他的基金。“这得益于谱润投资连续十年47%的年均内部投资回报率(IRR)。这么高的回报已经让这只PE从最初的单一LP——上海复星集团过渡到现在的多元化资金来源。”周林林称。
在寻求市场化解决方案的同时,一些PE也将目光瞄准了地方政府,各级政府成立的引导基金已然成为众多PE争抢的香饽饽。赛伯乐合伙人尚选玉认为,PE机构热衷于政府引导基金在于有政府背书后,能更好地吸引其他投资人,比如地方的国企。
PE募资难也给国际上流行的母基金(FOF)带来了机会。紫马投资创始合伙人唐学庆就认为PE募资难是进入的好时机。
PE 2013临变局
不过,尽管今年以来行业面临众多问题,但是由于不少PE前些年募集的基金还没有投完,加上企业估值的进一步回落,创投PE投资的项目数量并未大幅减少。数据显示,VC今年前11月共有992笔投资交易;PE完成投资623笔。
但在募资问题悬顶之际,2013年的市场情况让PE们并不乐观。
在周林林看来,2013年的PE行业将跟其他行业一样,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会进行一轮调整。“一些在创业板之后成立的专注于Pre-IPO的小PE机构将很难募到资金,很可能被洗牌出局。”
周林林的观点代表了业内大多数人的观点。倪正东就直言,每一个冬天就会消灭一些机构。一个最好的佐证便是之前上过榜单的一些机构,有的早已不见踪迹。
“前不久有几个基金就要求达晨来托管他们,大家都知道,现在很多中小基金在关闭,也知道这个行业有很多在减员。”刘昼说,明年的洗牌会更剧烈。而PE行业并非蓝海,行业竞争大,不仅募资难、退出难,投资也难,投后管理更不容易。尤其是整合环境不好的时候,投资企业需要PE更多地提供帮助和服务。
“不要做只会赚取一二级市场差价的PE,应回归投资本质,要能发掘价值创造价值,专业化才是PE生存之道。”刘昼表示。
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陈浩认为,从机会来看,2013年PE最大的投资机会将来自于城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