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电商平台的本质也是商务,不挣钱的电商平台是不可想象的”,8月27日,接受本报采访的苏宁董事长张近东,对于最近备受关注的“电商大战”,似乎并不以为然。在他的规划中,京东与苏宁并不能算得上是一个量级的竞争对手,而刘强东发起的电商大战,只是苏宁易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插曲而已。
从2010年苏宁易购正式上线以来,苏宁其实开始进入了新的转型的时代,其方向是要通过“线上线下”的融合,达到供应链效率的最优化——这一点,是张近东做零售业二十多年来所体味到的精髓。
而无论线上还是线下,拼得更多的是后台供应链的建设,包括物流体系、IT系统和数据流等。苏宁电器从2004年上市伊始,便重金投入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的建设,迄今依然需大投入。8月13日,苏宁电器公告称,拟面向社会公众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(含80亿元)的公司债券,所募资金的主要去向之一便是物流运营体系的创新和优化。
“无论是零售,还是电商平台,要规模发展,就必须有强大的后台体系。”这是张近东之所以会认为京东与苏宁“不在一个量级”的缘由之一:京东只有短短几年时间,其物流和供应链尚未完全成型。
由此,在张近东看来,所谓的“电商大战”,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,“兵马未到,粮草先行,没有粮草,没有准备,怎么大战”?
无独有偶,最近媒体披露了马云在内部课堂讲话时对电商大战的一些评论,其中,对于刘强东在“一夜之间”就决定应战,马云说道,“一般如此的大规模活动,两个月的准备是少不了的。”
半个月前开始的这场电商大战硝烟未尽,张近东有话要说。本报记者在张近东参加弘毅投资年会的间隙对他进行了专访。
“电商大战不算是个大战”
《21世纪》:苏宁这次尝试线上线下价格一致,其实是非常有挑战的,线下的成本应该比线上要高?
张近东:很多人认为电商平台的价格往往比实体店要便宜,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。事实上,传统电商的成本,是远远高于传统零售商的成本的。
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,是在其仓储和物流,这部分投入很大。苏宁这些年来一直在加大这方面的建设,目前已经完成18个物流基地的建设,拥有80个区域配送中心和2000多个网点,更多的物流基地正在建设中。按照苏宁的规划,将在2015年就完成60个物流基地的交付,到2020年完成60个物流基地和约12个区域物流中心建设。
电商的本质是商务。目前,金融支付方面,苏宁的易付宝已经拿到了牌照。苏宁在这些方面的流程管理已经建立出来了,设立了专门的金融事业部。
《21世纪》:这次电商大战对电商业格局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?
张近东:现在有一个伪命题,就是说平台比线下的便宜,认为电商平台可以不赚钱,这实际上是投资的一种期望、给自己画的一个饼。甚至在已经出现问题的时候,还要说“这是暂时的”。事实证明,传统电商的成本是远远高于传统零售商的成本的。这就反映了零售的本质,是一个供应链效率的问题,有了效率才能有效应。零售的要素是品牌、资本、技术、团队,这些都不可或缺。
所谓的电商大战,是“兵马未到,粮草先行”。这个是需要一个准备的,而苏宁长期在思考这个仗怎么打。线上和线下的对接确实还需要时间,这里很复杂,有管理的问题、技术的问题、成本的问题、供应链和整个系统的问题、供应商的利益问题等等。
任峻(苏宁电器副总裁,苏宁易购执行总裁):从短期来讲,(电商大战)对我们来说不算是个大战,但是它有深远的意义。电商的模式是消费品市场所决定的,但从商业模式来讲,电商目前还没有走上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。价格应该是和物流、服务、供应综合起来看的。对我们来讲,大战是兵马粮草都到位,才是真正的大战。